作者:胡胜盼
发布时间:2024-05-13 20:14:02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古人将雪夜拥被读书和围炉夜话看成是人生两大赏心乐事。我想,用“清夜无尘”来参悟夜读之妙再贴切不过。
当夜幕降临,整个大地慢慢沉寂下来,拭去白日的尘埃浮躁,拧亮台灯,冲清茶一杯,在静谧的灯光下,斜靠床头,揽书一卷,信手拈来,兴至而读,兴尽而止。此时之神思既可以囿于现实而遍观世间百态,也可以跨越千年,忽而随李白纵酒放歌,忽而随辛弃疾金戈铁马驰骋沙场,感受或清丽,或脱俗,或哲思的文字带来的美丽,醉心于文学的广袤深邃,有书中哲人指点人生,启迪混沌,岂不快哉!若是灵感飘然而至,思如泉涌,奋笔疾书,心底之性情文字似清泉般潺潺而出,则是“其喜洋洋者矣!”
读了些书,想了些事,自然也就有了诉诸笔端的冲动。提起写作,我确乎感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对于有写作天赋者而言,倚马万言并非难事。不过,于我平庸之辈,写作,是一项工程。我赞同已故作家路遥对写作的譬喻,他称之为“熬脑汁”。古人也有相似的体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为了能写出对得起自己、更对得起别人的东西,煞费苦心,自在情理之中。
写作,我之体会,有两个好处:一则提醒你及时读书;二则提醒你不要忘了生活。
古人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不读书,所写者必称不得好文字。这颇似戏曲演员练功,“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师傅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戏曲演员不练功,所演者必不能出彩,也就赢不来观众的掌声;同样,不读书,所写者必肤浅乏味,也赢不来读者的击节叫好。所以但凡好作家的好文字多半是“厚积薄发”“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磨剑之作。学者周国平先生就曾多次提及过,读书与写作相较,他宁可选择读书,因为那是享受,是收入;写作却是劳动,是支出。周先生不属于高产作家,但他每出一本书,却能很快赢得读者青睐,这也充分说明“沉下心去读书”的必要。
写作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生活有心人。有句话叫“哀莫大于心死”,如果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失去了兴趣,那对生活也就丧失了信心。没有了生活的激情,也就没有了人生的趣味。写作,归根结底是对生活直接或间接的记录。它需要我们睁开眼睛,打开心窗与外部世界对话,只有时刻保持与生活对话的状态,写出的文字才会充满人情、人性,充满血肉,而非故作矫情,无病呻吟。
阅读是一种习惯,写作是一种表达,有生命力的阅读和写作更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濡润心灵,滋养人生的体验。阅读与写作有各种各样的形式,阅读与写作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轨迹。阅读是不可缺的,写作是自发的。以阅读的名义,邂逅无限的悦读空间;以文字做镜头,记录下时光清浅里的人生。只要你不离开阅读和写作,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讲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