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探索

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 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3 10:00:00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必须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和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不断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动专门协商机构机制建设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一、工作现状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赋予了人民政协更加重要的职责和使命。近年来,地方政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应该看到,地方政协在制度程序、内容形式和成果反馈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问题,影响着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是协商程序还不够健全完善。2015年以来,党中央就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加强政协协商出台了相关文件,对协商程序作出了明确要求,但协商规则方面的规定整体比较宽泛,对应该协商什么,如何开展协商,哪些人参与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缺乏系统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党委政府与政协组织之间协调沟通对接不够明确和规范,从协商议题提出、协商活动组织安排、协商成果整理报送、协商意见处理反馈等环节看,还没有形成闭环机制。比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多由政协组织提出,没有严格按照制定年度协商计划时先征求党委、政府意见,由政协党组研究提出后报请党委研究同意后由政协组织实施的规范执行,协商计划议题与党委和政府工作契合度不够。

二是协商成果转化落实不够有力。目前,党委、政府对政协提案的办理有正式的工作规则,但对社情民意信息、调研报告、民主监督意见等履职成果尚未建立成熟的规章制度。政协重点协商活动实施情况没有列入党政督查事项和考核体系,缺乏必要的刚性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导致协商成果转化、协商效果与协商预期有一定差距。

三是协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委员调查研究能力不足。地方政协委员主要来自于科教、文化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大部分忙于本职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和开展调查研究不多,提出的意见建议深度不够、含金量不高。农村留守群体、农民工、城市居民、新兴社会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没有被界别吸纳进来,委员履职还不能代表所有群众的意愿,使得协商成果难以保证其代表性、公正性、公平性。

四是协商民主理念和氛围不够浓厚。党派、界别作用发挥不够。民主党派参加的政协活动还比较少,没有与政协专委会之间建立经常性联系。同一界别委员被编入不同专门委员会的情况时常出现, 难以体现界别的特点和优势。群众参与协商积极性不够。由于社会层面对政协协商民主的认知欠缺,群众对政协是什么、干什么还没有深刻的认识,群众参与协商的意识不强。

五是地方政协组织基础有待夯实。县区政协工作力量相对薄弱。虽然市县政协组织机构逐步规范,但仍不健全。各县(区)专委会均未设置办公室,专委会中“一委一人”现象较为普遍,很多工作由办公室工作人员兼办,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专门协商机构的工作需要。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力量不足。政协章程对乡镇(街道)设立政协组织没有明文规定,缺少顶层设计和制度规范,导致乡镇(街道)政协工作力量薄弱。近年来,通过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解决了基层无牌子、无专职、无经费、无场所、无制度状态,但横向比较,在人员组织配置上明显弱于人大。

二、着力重点

(一)进一步健全协商纳入党政议事决策机制

把政协协商纳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之中,列入决策规则。根据年度整体工作部署,由党委、政府及其部门会同政协提出年度需要提交政协协商的议题,增强协商的主动性、计划性、针对性和互动性。

(二)建立围绕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深度协商互动机制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展情况,规范协商纳入党政议事决策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政协精心筹办、群众深度参与的协商格局,使“政协需要党政参与协商”真正转变为“党政需要政协组织协商”。完善协商议题形成机制,以年度协商计划为统领,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协商议题形成机制,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协商提出高层次、有针对性的协商议题。健全完善与党政部门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常态化联系,增进感情、交流思想,全面掌握信息,增强协商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三)进一步健全协商意见建议采纳落实反馈机制

党委、政府进一步研究建立健全政协协商意见建议的采纳落实和反馈制度,确保政协协商成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促进协商和决策良性互动,推进协商民主不断深入发展,进一步提高执政、行政能力和水平。

(四)进一步健全完善协商运行机制

坚持政协全体会议协商、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会、月协商座谈会、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制度,不断拓展协商形式,积极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加快制定沿黄九省区政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机制运行办法,建立省内沿黄河流域市县政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联动机制,在推动国家战略落实中贡献甘肃政协力量。

(五)进一步健全完善协商议政质量全过程评价机制

探索建立协商议政质量全过程评价指标体系,从议题选择、组织实施、办理落实、转化运用、跟踪反馈、考评奖惩、成果公开等各环节、各方面进行科学评估,完善掌握方针政策、深入调查研究、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协商讨论等运行办法,构建政协协商议政高质量运行的闭环制度。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

建立党委会同政府、政协联合发布年度协商计划制度,政协重大协商议题同党政综合部门会商制度,委员知情明政制度。进一步细化和丰富协商内容,党委和政府作出的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尽可能提交到政协协商。建议将政协协商民主工作纳入同级党政工作计划,将政协重点协商成果办理列入党政部门督查事项和考核体系,适时向政协反馈,促进协商成果转化落实。

(二)强化统筹安排

建议从加强统筹性制度建设入手,推动各项制度细化完善。制定协商工作规则,注重程序性制度建设,围绕协商议题确定、协商活动安排、协商意见报送及反馈等方面作出明确具体规定。

责任编辑:唐镜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