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政协

诗意二月读杏花

作者:卢恩俊

发布时间:2024-02-27 15:10:35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农历二月,是杏花盛开的时节,所以古人将农历二月的月花定为杏花,将农历二月命名为“杏月”。

在我居住的江南金陵,杏花开得比较早,顾不得等待迎春的梅花纷纷落尽,那接梅报春的杏树,便迫不及待地盛开了闹春的杏花。一树树杏花抢占春光,俏展娇姿,装点着早春的大地。那一枝枝杏花,明媚了春色,“闹”活了春意。于是,杏月的身影,“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杏花的脚步,比“凌寒独自开”的梅花慢了半拍,比“春尽始开花”的桃花又快了半拍。所以说,杏花是踏着春天的脚步走来的。

杏月走来,“杏花消息雨声中”。杏花开时,正值江南春雨绵绵之际,艳美的杏花融入绵绵春雨之中,呈现出一幅幅独特的春日画卷。其实,江南的杏花雨是不同于一般的雨的,在我的印象里,很像是南宋的诗歌里所说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品味这样美妙的诗句,一幅画面顿时出现在眼前:一位气度不凡的老人,在高大的古树下拴好了小船,拄杖春游,伴随杏花花枝摇曳的节拍,走过小桥,此时细雨沾衣,清风拂面。多恣意呀!走在花间,欣赏着美丽的春景,那杖藜也变成扶他了。

由此,我想起元代诗人虞集的名句“杏花春雨江南”。这一神来之句,通过三个名词有声有色地巧妙组合,俨然成了一幅湿漉漉的江南水墨画。许多文人争相将此句入诗,入画,入联,入印,入织锦,入扇屏……在那一朵朵文学和艺术的奇葩里,我以为最亮眼的应是那一幅幅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的画作。我最喜欢的有三幅。一幅是清代画家王翚的。接下来是近代画家徐悲鸿的一幅,画上自题“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雄浑强悍的北国和秀丽柔美的江南入我心扉。江南那种无法形容的柔美,在画外题的衬托对比之下,就有了万言也道不尽的真切感受。近代画家李可染的《杏花春雨江南》,不仅令我陶醉,他说的“吾爱江南,江南之美时萦梦寐……惓惓情深,不能自已”,也让我感触颇深。

杏花微雨,春意撩人。“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吟咏唐代诗人韦庄的诗句,思想就走进近代画家丰子恺《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的画里,欣赏着结伴而行的游人,沿石梯而走,姿态昂扬,让我感受到春游的喜悦与灵动。人群背后一座远山、一湾湖水,风景美妙。画面左侧是一棵柳树,枝条随风飘动,右侧则是一株杏树,花瓣飘然而落,落在游人头上,正呼应了“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的诗句。

杏是从中国古老的土地上走来的,走向了世界各地。中国的杏花艺术,最美的绽放应当是在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开花的巴旦杏树枝》上。据说梵高与其弟感情甚好,那幅画是他画给弟弟刚出生的孩子的礼物。画作充满了感情,洋溢着活力,唯有两朵花一侧一正,相依相偎,看上去似风吹即落的样子。画中的杏花开成了绝世的经典,这让我想起杏花含苞时纯红,绽放时淡红,最后变为洁白的模样。

杏树的花枝,弹拨着历代诗人、画家的灵感。杏肉是入口的甘甜,杏仁是入药的佳品。杏月走来,一株株缀满花朵的杏树,一群群蜜蜂飞上飞下,这些美丽的使者正在忙着将芬芳传送给人间!这让我想起“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想起治病种杏的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以及“誉满杏林”“春暖杏林”的白衣天使;想起辛勤的栽杏人,以及躬耕在大地上的劳动者。

责任编辑:赵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