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4 10:28:01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省级各民主党派、省工商联,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各市(州)政协:
为做好政协甘肃省十三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选题要求
大会发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做好“五量”文章等事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议政建言、广泛凝聚共识,全力助推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智慧和力量。大会发言参考选题见附件,委员可自主选择大会发言题目。
二、撰稿要求
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要认真准备并积极提交大会发言。撰写大会发言稿件要坚持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做到观点鲜明、言之有物, 注重运用数据、事例等阐明观点,分析问题深入透彻,建议切实可行。文风要朴实简洁,行文直奔主题,言简意赅、层次分明,语言宜生动有感染力。每篇发言字数严格控制在1500字以内。
省级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要积极动员本党派、工商联委员撰写提交大会发言材料,并至少择优推荐1篇代表本党派、工商联的集体发言。
各专门委员会要动员对口联系的界别委员积极撰写提交发言材料,确保每个界别至少提交1篇代表本界别的界别发言;同时要结合本年度重点调研和协商课题,至少提交1篇高质量的专委会集体发言。
各市(州)政协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至少提交1篇高质量的发言材料。要为住本地省政协委员撰写提交发言材料做好必要的服务保障。
提交发言稿前,请认真校对,尤其要认真审核稿件中专用表述、引用数据和可能涉密的内容,确保表述规范、数据真实准确, 严格遵守保密有关纪律规定。
三、提交及遴选
大会发言分为口头发言和书面发言。大会发言寄达后,大会材料组将按照质量第一、统筹兼顾的原则,对征集稿件进行认真遴选,择优推荐部分发言材料作为备选大会口头发言,按照有关程序审定后,作大会口头发言。未被选为大会口头发言的,将作为书面发言印发大会。不宜作大会发言的稿件,将商发言人通过其他渠道对意见建议予以反映。
所有发言材料均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报送,请于2023年12月29日(星期五)18:00前发送至邮箱gsszxyjs@163.com,来稿文件名请按照“二次全会+题目+单位或个人”格式标注。不宜通过邮件发送的稿件,请电话联系我们确定合适的接收方式。
提交发言稿时,请务必在末页注明发言人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主要职务和所在界别。以集体名义提交的发言材料请注明所代表的党派、界别或单位。
联系人:
段振鹏(0931)8926288 18109492075
何光炳(0931)8926201 18993679990
杜镕言(0931)8926143 15117165259
附件:政协甘肃省十三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重点参考选题
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2023年11月30日
政协甘肃省十三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重点参考选题
1.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
2.深入推进强工业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3.坚定实施强科技行动,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更好带动全省各区域协同发展;
5.深入实施强县域行动,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6.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7.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8.深入实施黄河国家战略,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9.深入实施“双碳”战略,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10.践行“两山”理论,筑牢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11.抓住“一带一路”最大机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2.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3.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4.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5.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质量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
16.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7.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8.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做大做强做优我省民营经济;
19.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20.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21.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持续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22.加快建设兰州科学城,打造西部创新高地;
23.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和美乡村;
24.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5.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制度机制,加强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