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志洲
发布时间:2023-08-16 11:39:44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人有人走的路,水也有水走的路。可谁能想到,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居然修渠改变了水走的路,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早在两千多年前,西门豹治邺时,就曾大兴水利,开凿十二条渠引黄河水灌溉农田,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坐落在镇原县南川乡,为服务万亩良田灌区而人工建造的和平渠,已经静静地在洪河川里坚守了51年,送走了一波人,又迎来了一波人。山风徐徐吹过,轰隆轰隆的放炮声依然在耳边回响;被开采利用的那些石头,在太阳的光辉下显得异常伟岸;缓缓流淌的渠水,好像在倾诉着当年修渠的艰辛和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动人故事。
和平渠,承载了无数人成长的记忆,也见证了南川乡境内的发展变迁。没有人能说得清,岁月在它身上犁开多少道口子,流年经过它的时候发出多少声赞美,光阴在跌倒爬起中为它许下了多少个祝福。
我们一行人,时不时停下脚步,品评着一块块形状大小相当的石头,钢钎在石头上凿出的痕迹,仿佛修渠民工脸上渗出的一道道汗水。我想:我们经过的时候,饱经风霜的石头一定看见了我们,躲藏在水下的,听见脚步声,悄悄蜷缩着,一动不动;立于溢流坝和渠道陡坡两侧的,趴在自己的位置上,情不自禁地在给我们行注目礼。
曾几何时,这里干旱、冷子(对冰雹的俗称)等自然灾害频繁,再加上土地本就贫瘠、灌溉面积少的可怜等状况,广阔的旱地上成活庄稼极其困难,可以说“十年九旱、十种九死”。仅有的一点灌区土地,虽也能收获些五谷杂粮,但和增长快速的人口比起来,可谓是杯水车薪。据县政府1950年的水利普查数据显示,全县灌溉面积仅97亩。
“温饱,温饱,温饱……”这是当地人最不愿说的两个字眼,却又不得不被一次次提及。但凡来过这里,人们都会仰天长叹,发出一次又一次灵魂拷问。
“兴修水利,向天借粮。”这是掷地有声的决策,也是英明正确、科学有效的决策。在外出考察和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政府大胆提出“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加强管理,狠抓落实”的方针,加快水利建设的步伐,造福人民、摆脱贫困。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处于洪河川有条件的修渠事宜才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紧接着,一份份出自县政府的可行性报告,经省政府呈报给国家水利部门,国家的批复很快下达。全县干部群众都被发动起来了,筑坝修渠,打井建站,蓄、引、提并举,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出力。
经过紧张而有计划的筹备,1972年3至5月间,和平灌溉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21..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万元,社队自筹13.2万元,渠首位于南川乡和平村刘家沟口,砌石重力拦洪溢流坝1座,高2..8米,长38米,建进冲闸2座,钢混渡槽9座,涵洞9座,泄洪水陡坡7面,小型水轮泵站1处。
“万众一心,其利断金。”在修建过程中,缺少水泥,水利专家建议就地取材,用沟里本来就有的片石、条石、甚至大的料姜石代替,每公里平均用量300立方米,10.5公里的渠得3150立方米的毛料,修坝、修闸、修渡槽、修涵洞的地方用量会更大;为了把毛料加工成条石,先就近建起一个简易工厂,条件成熟了再建第二个、第三个;石匠师傅少,就先让有经验的老师傅带出新徒弟,徒弟成师傅了再带新徒弟;锻石的钢钎消耗量大,就收集各村的废铁器、废农具、废铁制品,让铁匠连夜打制;没有拖拉机运散落在各处的石料,就广泛发动社员,用独轮车推、用架子车拉、人扛肩挑,昼夜不停地轮流上场,其实就当时的地形条件来说,即使有拖拉机,也不一定能派得上用场……
修渠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每天天麻灰灰亮的时候,男女社员们就自发地来到工地,吼着《十唱共产党》《修水利》等歌谣,甩开膀子,想尽一切办法,或车拉或肩扛,把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石料,运到渠沿岸的加工厂,好一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十唱共产党》中这样唱道:“一唱共产党,好比那红太阳,公社一片新气象,社员喜洋洋;二唱共产党,山村大变样,看书读报绿荫旁,水笔别胸膛;三唱共产党,引水上山岗,山顶水磨团团转,高山水流长;四唱共产党,干部的好思想,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事同商量……”《修水利》唱词:“男社员来英雄汉,要叫山河面貌变。修水利来叠俭边,挖涝池来打井泉。小型渠道通田间,要让干旱面貌变。干旱面貌要改变,保证庄稼多增产……”
“和平渠成了致富渠,贫瘠川变为米粮川。”历时两年零三个月,这条总长10.5公里,其中北渠长7..5公里、南渠长3公里,辐射和平、桃园、河李3个村22个组的渠终于建成了,可灌地1050亩,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尤其是90年代种植烤烟时期,灌溉极大地提高了烤烟产量,增加了烤烟经济收入。
渠建成了,可对如何命名,众人产生了争议:有人建议,既然这条渠流经3个村,应该各取一个字,叫“和桃李渠”;有人认为,应该叫“党群渠”,因为是党员干部和社员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有人认为,应该以渠首的地点命名,叫“和平渠”;还有人固执地认为,这条渠在洪河川道里,理所应当叫“洪河川渠”……经过层层请示,上级要求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让社员们就几种呼声高的名字进行投票。
为了取个好名字,社员们还自发地组织了一场又一场激情洋溢的演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和平渠”这个名字因渠首所在地最终脱颖而出,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和平渠的建成不仅有助于周边良田灌溉,增加了粮食产量,发展了区域经济,还有效改善当地环境,就连冰雹等自然灾害都明显减少了。
“一渠绕川走,村庄更灵动。”家住和平渠旁各村的男女老少,有事没事地总爱到渠边凑热闹,或到渠岸上遛弯儿乘凉,既能锻炼身体,还能体验当年修渠时的艰辛,让自己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或提水担水,洗洗衣服,反正只要看见和平渠就觉得高兴;或教育蜜罐里长大的子女不要忘记先辈吃过的苦、受过的难,好好学习,成长成才。
顺着渠首向前五六米,有一处水流较深的地方,游弋着一条条可爱的小鱼,我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在这里安的家,也许是父辈或父辈的父辈把它们带到了这里,反正有水的地方它们就能生存,并且给村庄带来了无限生机。
每当站在渠首的溢流坝上,感受那顺着沟吹出来的风,就仿佛风中带着社员们劳动时悠扬的歌声,飘荡在周围的山坡上。不管你信与不信,和平渠上的那些坝、闸、渡槽、涵洞、陡坡等,都始终刻录着劳动者的智慧和付出;每一块闪闪发光的石头,都浸染着社员们的辛劳和汗水。
不远处的山坡上,一树树杏花开得正艳。2005年以后,由于洪河流量减少,和平渠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处于闲置状态,但它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月里发挥出来的作用,带给周围村庄的欢乐,连同修渠的那段历史,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