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志宏
发布时间:2023-07-24 10:00:00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唐树义(1793——1855),字子方,贵州遵义老城人。幼年随父读书外地,少年时胸怀大志,于是磨砺心志,面壁苦读。清嘉庆二十一年(1815年)返籍乡试中举。道光六年(1826年)大考名列一等,以知县分发。后得林则徐等保荐,升甘肃巩昌(今陇西县)知府,代理道员。
重修威远楼
北宋前季,宋丞相韩琦为了攻夺失地和边防需要,于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在古渭州地(陇西)修建望谯楼。此楼“雄压全军”,威镇远方,故取名威远楼。孟卜曾作诗云:“韩公安抚来秦凤,威远楼筑在渭滨。凭眺自有西土月,旌旗已靖朔方尘。”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扩建城垣时,将谯楼移至城中,筑台建楼三楹。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将楼由3楹扩建为5楹,更名雄镇楼,楼阳阴两面,各高悬“巩昌雄镇”“声闻四达”巨匾。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进行了扩建。拾级登楼,“俨然图画屏障,脱尘氛绝,云气凌空,万山排阔”,复名威远楼。
道光十六年(1836年),唐树义又筹资修葺,雕梁画栋,丹涂彩绘,在楼台东南角置石晷,并将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所铸铜钟置于楼台。铜钟铜质纯净,高2米,直径1.33米,重约6000公斤。钟表层分4格,铸有“皇帝圣寿万岁”“重臣千秋”“法轮常转”“国泰民安”18个大字,下题“大宋丙戌崇宁正月”。题名阴阳文不等,有通远军事刘戒朝、散郎通判通远军事孙俣、主持圣寿寺定僧体原等。钟击之声闻四达十余里,无事报时,有事报警,故又称钟楼或钟鼓楼。
楼底层四壁镶嵌的金石有:“郡守汤聘珍去思碑”“重修威远楼碑”“郡守唐树义遗爱碑”“重修铜壶滴漏碑”等多块。其中尤为珍贵的一块为“五岳真形图”碑。此碑为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重刻,碑高1.33米,宽0.67米。五岳图形下各有注语。下刻《抱朴子》云:汉武帝元封二年七月七日夜,西王母亲降,见王母巾器中有书卷,紫锦囊盛之,即是斯图等语。据地方志书载:此石刻图碑是因雷电轰击而出,石缺一块是轰脱所致。这块碑石形似官印信,如品字状,图形极其逼真,是块难得的石刻画,有较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如今的威远楼是陇西文化古城最显著的地标,1963年2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威远楼和宋铜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再建文峰塔
陇西文峰塔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四月(1836年6月)。据文峰塔碑记载:“旧有砖塔,巍然远峙,然已岁久倾圮,竟致故址无存,而科名渐减。郡伯唐公(唐树义),甫下车,即以培植斯文为已任……出东郭,行二十里许,山麓稍平处,四面环顾,谓此地建塔最宜。选定基址,卜吉于四月朔日开工……”
文峰塔是座七层八棱(面)攒顶楼阁式实心砖塔。在唐树义的倡导下,“发地四铺而耸,凌空八相而圆”。塔基为边长8米、高2.8米的正方形体砖石结构座基,塔高34米,第一层塔径6米,第七层塔径3米。塔顶为重檐,下层外延八脊飞檐,檐头镶有砖饰张口兽头8具,兽项下各挂一风铃,每当轻风吹拂,铃声叮当作响;上层为内缩四脊飞檐,檐头也各有砖饰兽头。塔顶为圆攒尖顶。第4层至第7层的8面拱有11孔佛龛,内供佛像,塔整体建筑构思奇巧。
1981年5月,陇西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拨款维修,正方形体塔基下用混凝土浇注切地圆型塔基,以进一步牢固基础。翻瓦塔顶,填补裂缝,1至4层加固铁圈匝以防地震。1994年,当地政府修建了500亩的塔坪公园,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最佳的场所,并加大了对塔周边环境的建设,修起了寺庙,绿化了山野。如今,塔坪上苍松翠柏,林木葳蕤,神采奕奕的文峰塔又昂首翘望,见证着“巩昌重镇”的繁荣昌盛。
济农修水利
陇中的水利史,最早可追溯至大禹治洪水。据史志载,东汉初年,马援任陇西郡太守时,“为狄道开渠引水种粳稻,而郡中乐业”。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陇西境内已有一条渭渠。到清朝乾隆年间,先后修成了永利渠、杨家渠、三河岔渠、郭公渠等四条灌渠。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陇西县许多水利设施,因日久水冲而倾圮。
唐树义深知赈恤治标不治本,要想使百姓立身安命,首先得修筑堤防,给百姓一个安居的环境。陇西西河从西南沟出绕西关而北入于渭,东面堤坝年久残缺,附近沿河庐舍及西北关城墙有被冲毁之虞,唐树义引以为忧,乃督促命令属吏率地方人士增筑堤防,引水归流。道光十七年(1837年),唐树义组织人力倡议集资修建河堤,凿石砌堤,熔铁注于其隙,既控制了西河水患,保护了县城安全,又利于灌溉农田。同时,他十分重视整修折桥沟路道的建设,重建了永济桥。据《唐郡伯树义重建永济桥碑》载:他倡议兴办各事共集银万余两,除上述各事用费外,余银千两供修桥用,便利北区与城关的交通。其它如缉捕盗贼,安定地方;荒年平果、赈济灾民以及清理狱案,简刑平讼等,都是任期内所做有益于百姓的大事,且对巩属其它各县也有各种善政。
兴学传千秋
南安书院,是陇西最为盛名的书院。据光绪《陇西县志稿·流寓》记:江西湖口周诚之父周某因事流寓陇西,主讲南安书院,生诚之,道光二年旋第进士。道光四年,提督兼理陕甘学政张岳松“持节视学”,当了解到巩昌崇羲、崇文书院毁废,南安书院年久失修,不成样子时,带头捐俸,大家也纷纷解囊,选定风光秀丽的仁寿山麓,由知府珠满负责重建南安书院。道光五年(1825年)动工重建,次年落成,张岳崧撰《南安书院碑记》。唐树义在陇西任职时,闻名遐迩的南安书院渐已废垲,他集资银1500两,命人修葺一新,余款助秋试费用,不惜以重金栽培寒俊,从而陇西文风大变,人才辈出。此外,作为清代著名学者,唐树义“工诗词,好与名士交游。郑珍、莫友芝等,均其‘待归草堂’座上宾。”著有《乙巳朝天录》《从戎日记》《北征纪行》《楚北旬宣录》《水归田银》《癸丑出山录》《癸甲从戎》《待归草堂诗文集》等。他的《巴燕脑马上口占》:“大纛拥貔貅,威行塞马愁。刀光明若水,兵气冷于秋。盛夏装仍着,前山雪尚留。壮哉此于役,已足抵封候。”此诗在奉命赴西北边防处理军务途中有感而作,既写实景,也抒豪情。《回环》一诗写道:“道路干戈满,江湖水潦频。救灾谁健者,杀贼尔何人!慷慨悲先帝,衰颓愧老臣。回环天下事,不觉泪沾巾。”在任巩昌知府后政声颇佳,后升道员。入京时路过原任所辖地域,陇西百姓夹道相迎。他为此有感赋诗《安定、会宁为巩昌府属,余旧治也;近以观察入觐,道出其间,父老儿童犹有依恋意》。诗云:“别来风物又三年,夹道欢迎马不前。莫更攀辕诸父老,使君今去是朝天。”
据《陇西县志》载:“树义为官清正,自奉俭约,所到之处皆有政声。”他曾撰联自励:“穷秀才做官,不必十分受用;大丈夫作事,只求一点精诚。”1838年唐树义调离巩昌任甘肃省府兰州知府,抵任日,兰州民众老幼夹道欢迎,称他为“白面老包”。唐树义后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殉难于湖北金口,巩昌民众闻之列状请祀名宦,筹金为其建祠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