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硕珍
发布时间:2023-03-27 10:00:00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洮河流域的一、二级台地上就有初民居住,形成氏族村落,“一般都选择避风向阳、近靠大山,下临溪水,有利于农业和渔猎的地方。当时村庄已有一定的布局,常常由居住区、窑场河公共墓地三个部分组成。”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基督教艾牧师在今西寨镇刘家堡半山腰的洞穴(三三洞)里发现了远古人类生活的遗迹:石炕、石锅、石台。
1947—1948年,民国中央地质调查所委派史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裴文中(1904—1982)赴西北地区进行地质、考古调查。裴文中等人在陕西汉水流域,甘肃渭水流域、洮河流域及兰州附近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达93处之多。“民国36年(1947年)9月,裴文中教授率兰州大学部分学生考察洮河流域时,在岷县茶埠镇山那等地发现‘仰韶文化’遗址。”裴文中教授在岷县洮河流域考察发现的彩陶文化遗址有山那树扎遗址、葩地坪遗址和叠藏河流域的中堡遗址等。
山那树扎遗址:位于县城北10公里茶埠镇洮河西岸的一级台地上,西靠树扎、山那二村,东为洮河西岸,南为将台小学,北临干沟。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文化层距地表0.5—3米,地表有丰富的彩陶、红陶、灰陶及夹砂陶器残片,并有少数蛙纹、变体鸟纹图案,有庙底沟、石岭下、马家窑三种类型,亦有寺洼类型陶器出土。198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配合兰渝铁路建设,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铁路穿越的山那、树扎遗址部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3183件。该遗址包含仰韶文化中期、晚期和马家窑文化三种文化因素,为研究洮河流域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提供了重要资料。
葩地坪遗址:位于中寨镇葩地坪村二级台地上,遗址西为中寨镇政府,南为竹子沟,东为骨堆山,西北为中寨河,南北宽约200米,东西长约500米,地表为耕地和村庄。出土文物有马家窑类型火焰纹彩陶罐、红陶瓶和粗绳纹夹砂灰陶罐,北边有较多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晚期墓葬。198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堡遗址:位于岷县县城以南秦许乡中堡村台地上,距西河(迭河)约1000米,距南河(藏河)500米。曾出土过绳纹灰陶罐和罐墓,瓦径60×70厘米。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裴文中以及后来的岷县文化馆考古工作人员还在茶埠镇姚庄,梅川镇杏林村马莲坪、西坝,西江镇草滩,中寨镇马崖、红崖、白塔山和维新镇卓坪、坪上等地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
姚庄遗址:位于茶埠镇姚庄(姚庄应为窑庄之误写,因古时候箍有彩陶窑而得名)西南100米处。黄土断层中有不少泥质红陶随葬品出土。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崖遗址:位于中寨镇红石崖村,东依红崖村,南临洮河,西为马崖沟,北为太平山。地表有丰富的彩陶片、红陶片及汉代绳纹瓦片,有完整的陶器出土。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