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惠斌
发布时间:2023-03-07 17:31:57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小约翰》是荷兰著名作家望·蔼覃(1860—1932,今译为弗雷德里克·凡·伊登)创作于1887年的长篇童话诗,主要讲述了主人翁小约翰天赋异禀,能够与花草鸟兽交谈,他在奇妙的大自然中畅游,透过许多弱小生灵的眼眸,看到了人类世界的丑恶,于是执著寻求那本“解读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最终怀着对人类的爱和思考认识,回到了现实生活。作品亦真亦幻,如诗如画,意象开阔,寓意深远,被鲁迅誉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
1906年,留学日本的鲁迅在东京的旧书店购买了几十册德文杂志,其中包括选登了《小约翰》第五章的半月刊《文学的反响》(1899年8月第1卷第21期),作者运用象征与写实结合、以童话表达严肃主题的创作手法,让鲁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我非常神往”,喜爱不已。几天后,鲁迅跑到南江堂、丸善书店寻购该书,但都未果,于是委托书店向德国定购。大约3个月后,收到了从德国邮购的德文单行本。鲁迅一直计划着翻译这部著作,因为这是一本“自己爱看,又愿意别人也看的书”,但一是因为忙,“总被别的事情岔开”,二是“大原因仍在很有不懂的处所”,以致一拖再拖,20年过去了,仍没有完成书稿的翻译。
1926年,鲁迅将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任教,他重新找出德文版《小约翰》,决定抓紧将它翻译出来,不这样的话,“觉得仿佛对于作者和读者,负着一宗很大的债了”。然而,翻译《小约翰》颇不容易,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此书“看去似乎已经懂,一到拔出笔来要译的时候,却又疑惑起来了”“动植物的名字也使我感到不少的困难”,甚至坦言自己“外国语的实力不充足”。鲁迅便约请老同事、老朋友齐宗颐(寿山)与自己合作。两人从1926年7月6日开始,每天下午到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对译《小约翰》,8月中旬基本完成。1927年5月底,经修正、誊清后,1928年1月由北京未名社列为《未名丛书》之一出版,鲁迅20多年来的翻译心愿,终于得以了却。
鲁迅从当年购买《小约翰》德文版,到寻找合作伙伴联袂翻译,最终出版发行该书中文版,前前后后的时间跨度逾20年,一波三折,几度起伏,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文学翻译的高度重视和由衷敬畏,尽管他自谦地表示“译力不足”,然而他蓄心储力,厚积薄发,亲身投入,充分体现出他认真严谨的写作、翻译和治学态度,而这正是一代文坛巨擘取得辉煌成就的奥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