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政协

古人避暑那些事儿

作者:刘小兵

发布时间:2023-03-07 17:29:28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三伏时节,酷暑难当。在没电、没空调的古代,人们是如何避暑的呢?

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古人发现,屋檐的角度,可以影响室内的温度。依据太阳高度角设计屋檐的角度,就能够在炎炎夏日使屋檐遮阳,避免出现“西晒”等情况。因此,明代以后,就出现了“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样常见的建筑规制。

除了修建合适的屋檐角度以避暑外,古人还会在屋檐前面悬挂帘子。帘子有等级之分,上到斑竹,下到苇箔,均可制帘。皇宫或大户人家会更是不惜财力,通常会在酷暑季节为房屋搭个顶盖来遮蔽阳光。圆木作为支架,搭好后上边铺上苇席,并用绳子捆扎好。这种凉棚可卷可展,烈日当头的时候展开遮挡阳光,早晚时再收起来通风。

除了建筑,古人还懂得“物理降温”。在“三九”隆冬时节,取河里自然冻成的冰块,掘成一定比例的大小,然后堆放在地下深1.5米的冰窖里,酷热时取出即可用于室内降温。或用木作内胎,外用铅或锡皮包箍,做成斗状容器,内放冰,盖上厚木板,就做成了“木冰箱”。“木冰箱”既可用来冰镇和保鲜食物,又能降低室内的温度。当然,这两种物理降温的方法,因造价不菲,普通人家难以承受,大多是王公贵族的“专利”。

普通老百姓的避暑方式也不单一,除了手摇蒲扇,他们通常会选择登山避暑。山中气温相对较低,在树荫下、洞穴里,都是天然的纳凉之地。当然,对于一些“闲不住”的好动之人,还会到江湖里游泳和登舟泛湖,旅游避暑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古人还善于从饮食调理上积极应对防暑降温。除了吃些时令的消暑水果西瓜、葡萄、鸭梨,他们还会用甜瓜果藕、杏仁豆腐、桂圆洋粉、葡萄干、鲜胡桃、怀山药、枣泥糕等料制成冰镇果脯和饮料,味道十分清爽怡人。

对于中暑之人,智慧的古人也会采集自然植物,制成香薷汤、暑汤等汤剂,或做成清暑解热的食材药材,为自己保一份清凉和健康。

责任编辑:赵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