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为民
发布时间:2023-03-07 17:22:55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南宋爱国主义大诗人陆游一生“志在恢复”,其诗词的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诗词里的“农民”充满人间烟火味儿。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不仅喜欢“走村串户”领略乡村风光,感受农人的热情好客,并且在诗词里真切的体味“农民”的苦痛。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
《农家叹》里陆游以“农民”的口吻,真真切切叙述了南宋农民贫寒凄苦的生活。
我是一个种田的老农民,所有的山坡田埂都种上了小麦,所有的水田都种上了水稻。一年到头,每天都忙忙碌碌的耕种,家里那条牛磨烂了颈脖,露出了瘦骨,我还要不停地吆喝它连夜把土地耕刨。唉,我这样的用尽心力在田地上耕作啊,只想要过上一天太平日子,那样的话生活乐陶陶。
那天,我犁田刚刚回家,人已经精疲力竭。关上门,坐着想安安静静的休息一会儿。咚、咚、咚……有人在急急的敲门。唉,这肯定又是县吏一声声逼着把租税交。我气愤的打开门,告诉他们自己从地里劳动刚回家,人累得不行了,家里一粒粮食也没有,我从哪儿拿来哟。衙役说我态度不好,恶狠狠的又把我抓进了县府衙门。唉,那日日夜夜无休止的拷打哪里受得了。普天下的种田人,有谁不怕被打死?今年收成不好,又是一个歉收年,我想也许生命难保了。
我这样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并不想逃租税,交不起繁重的租税,确实是年景不好,收成差,家里没有半粒粮食了呀。每一次遭受暴打,我拖着遍体鳞伤回家,只能忍气吞声。我本想向家人说说自己在衙门里受的罪,又害怕刺伤年老父母的心肠。唉!要是老人们能得到温饱,妻子儿女的生命只好视作鸿毛,再也顾不了。
陆游的这首诗让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农民在炎热的地里割麦“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农民这么辛苦的抢收,应该是丰衣足食吧,可“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家国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唉,唐朝农民生活艰辛、贫困,没想到宋代的农民亦如此。古代农民的收成看“天老爷的脸色”,欠收是常事,好不容易有个丰收的年景,可是赋税又重,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陆游对农民疾苦比白居易了解得更深刻:“鱼陂车水人竭作,麦垄翻泥牛尽力。碓舂玉粒恰输租,篮挈黄鸡还作贷。归来糠粞常不餍,终岁辛勤亦何得!”(《记老农民语》)这首诗真实记录农民贫寒的生活。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陆游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他看到失去土地的农民无家可归,食不裹腹,衣不蔽体,饥寒交迫四处流浪,自己远离官场回归乡野已经没有“责任”了,可是“流民”的苦难生活让其十分揪心,他对农民充满同情,这种深厚的“农民”情结,还在众多作品体现出来:“惟有躬耕差可为,卖剑买牛悔不早。年丰米贱身独饥,今朝得米无薪炊。地上去天八万里,空自呼天天岂知”(《贫甚作短歌排闷》)诗句朴讷圆融,平和隽永,闲适淡雅,自足自洽,蕴藉着诗人远离红尘、亲近百姓的朴素心机;“我年近七十,与世长相忘。筋力幸可勉,扶衰业耕桑。身杂老农间,何能避风霜?夜半起饭牛,北斗垂大荒”(《晚秋农家》)诗句机趣天然,幽淡雅静,低吟浅唱,怡然自得,表达了陆游与民众休戚与共、庆吊相通的真挚情谊与亲和关系,亲自劳动的艰辛。
陆游不但写农民的疾苦,还写农民丰收的喜悦、节日的庆祝、婚嫁的欢乐:“邻里西成例少苏,贫家生业得徐图。虽非五鼎岂无食,未办复裈犹着襦。牢彘渐肥堪奉祭,耕牛已买不求租。”(《刈获后书事》)农民丰收后“生业”的欢心和对来年充满希望;“南村北村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稻陂正满绿针密,麦陇无际黄云平。前年谷与金同价,家家涕泣伐桑柘。岂知还复有今年,酒肉如山赛春社。吏不到门人昼眠,老稚安乐如登仙。县前归来传好语,黄纸续放身丁钱。”(《丰年行》)农民丰收的节庆欢快;“村东买牛犊,舍北作牛屋。饭牛三更起,夜寐不敢熟。茫茫陂水白,纤纤稻秧绿。二月鸣抟黍,三月号布谷。为农但力作,瘠卤变衍沃。腰镰卷黄云,踏碓舂白玉。八月租税毕,社瓮酿如粥。老稚相扶携,闾里迭追逐。”(《农家歌》)农民劳作的艰辛和淡淡的喜悦。他的《赛神曲》把丰收后的“赛神”活动写得饶有情趣:“击鼓坎坎,吹笙呜呜。绿袍槐简立老巫,红衫绣裙舞小姑。乌臼烛明蜡不如,鲤鱼糁美出神厨。老巫前致词,小姑抱酒壶:‘愿神来享常欢娱,使我嘉谷收连车,牛羊暮归塞门闾,鸡鹜一母生百雏。岁岁赐粟,年年蠲租。蒲鞭不施,圜土空虚。束草作官但形模,刻木为吏无文书。淳风复还羲皇初,绳亦不结况其余。’神归人散醉相扶,夜深歌舞官道隅。”农民憧憬着“嘉谷收连车”,六畜兴旺,“岁岁赐粟,年年蠲租”,没有官府的生活,自然是十足的幻想,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寻欢作乐。
老年的陆游闲居家乡江阴(今绍兴),日子过得清苦平淡。“籴米归迟午未炊,家人窃闵乃翁饥。不如弄笔东窗下,正和渊明乞食诗。”(《贫甚戏作绝句》其八)这首诗写出陆游学陶翁“种豆南山下。”清贫的生活让陆游深切的体会农民的疾苦,有机会“零距离”的亲近农民。陆游不仅亲自参加农业劳动,还对农民疾苦怀有深刻同情。他把“志在恢复”的愁苦、报国无门的伤痛深深的埋在心底,用自己的笔“言”农民疾苦,“抒”农民的欢乐,“唱”农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