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探索

【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笔记】王锐:不断深化拓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

发布时间:2022-11-04 11:05:50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不断深化拓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

□ 王  锐

党的二十大对十八大以来的重大理论创新进行了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作出全面部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就是一部党的理论创新创造史。理论创新既可以是渐进性的理论升华,也可以是突破性的理论飞跃。理论飞跃是系统性、整体性、全方位、突破性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关键就在于能够准确把握并科学回答“时代课题”,完成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任务,创造出“民族化”或“本土化”的理论成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下创立并不断发展的,也正是由于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开启和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发展。由此,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开拓新的时代主题,在“新时代如何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凝练概括出新时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如何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创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崭新的理论形态,及时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忠实践行者。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我们党的成功之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归根结底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满足了这个时代的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关键在于这一思想指引我们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根本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因此,要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文史工作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其它史学研究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文史工作的“背景板”正在发生显著深刻的变化,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尤为必要。

——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作为人民政协文史工作者,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认识文史工作在人民政协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文史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履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把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认识和科学反映政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使文史研究成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夯实思想理论根基。夯实思想理论根基、树立正确党史观是研究、学习、运用文史资料的重要前提。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党史和新中国史学习研究中的运用,把握好人民政协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把握好文史研究的正确方向,主动担当作为,用好丰富的文史资源,为发挥好“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贡献智慧和力量。

——增强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自觉,全面提升业务能力。政协文史工作者要有主动增强马克思主义思相聚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自觉,积极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甚至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切实提高业务功底,客观、系统、全面对人民政协史开展综合性研究。 

(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责任编辑:崔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