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证章

作者:李笙清

发布时间:2022-10-10 10:00:00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20221010094300656-47-8c0e0.png

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珍藏着一枚土地革命时期红军证章,见证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苏区由贺龙指挥的红军主力部队红三军的这段历史。证章为圆形,银质。证章正反两边的边缘均刻有不规则三角形一周,正面分为内外圈,外圈内刻有“中国红军第三军第廿四团一营一连”字样,按自左自右方向排列;内圈以栉齿纹围绕,自上而下刻有“汪德炳”三字,应为证章持有人姓名。证章背面正中刻有镰刀、斧头图案,外饰栉齿纹一周,上方自左至右刻有“登台口“三字。所有文字均为繁体,字体端整,刻划遒劲。

贺龙、周逸群等人在南昌起义军南下受挫后,辗转到达上海,向党中央提出了在湘鄂西地区发动武装斗争的建议。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等由党中央派往湘鄂西地区,发动武装斗争。1月28日,贺龙一行到达洪湖新堤,旋即前往监利,在监利剅口组织召开鄂西北特委和鄂中特委、监利县委、石首中心县委联席会议,将原鄂中特委领导的沔阳工农革命军、石首农民武装及原国民革命军二十军贺锦斋部集中起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湖北沔阳工农革命军第五军,由贺龙统一指挥。此后数年间,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的需要,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武装番号数度更名,先后出现过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洪湖游击总队、中国红军独立第一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等多种番号。

红三军成立于1931年3月,当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占据了党中央,派夏曦作为中央代表来到湘鄂西苏区,于3月27日成立以他为书记的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按照湘鄂西中央分局指示,红二军团在长阳枝拓坪被改编为红三军,贺龙任军长,邓中夏任政委,孙德清任参谋长,柳克明任政治部主任。红三军下辖七、八两师,分别由王一鸣、许光达任师长。另外将在湘鄂边坚持斗争的独立团改编为红三军教导第一师,师长王炳南,政委陈协平。不久后,将段德昌领导的洪湖独立团改编为第九师,段德昌任师长。经过红三军广大指战员及赤卫队、游击队等地方武装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得到空前发展,湘鄂西苏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大苏区之一,红三军亦发展到1.5万余人。1932年夏秋间,国民党军出动10余万兵力对洪湖地区进行第四次“围剿”,夏曦反对贺龙提出来的集中主力转移到外线作战、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的正确主张,加上夏曦大力推行的肃反扩大化,严重削弱了红军部队的力量,红三军接战失利后被迫离开洪湖实行战略转移,苏区沦陷。

这枚证章的持有人汪德炳是洪湖县(今洪湖市)峰口镇登台口人,1930年冬天参加红军,在红三军第二十四团一营一连当战士,参加过多次对敌作战。1932年9月,汪德炳随红三军主力撤出洪湖,转战至湘鄂川黔一带,在一次战斗中汪德炳被打散,便在当地落籍,以务农为生。新中国成立后,汪德炳回到洪湖家乡,享受老红军待遇。此银质证章为1931年冬在洪湖颁发,受条件限制,铸造和刻字、图案都有些简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湘鄂西苏区制造证章的工艺水平。数十年来,汪德炳一直将这枚证章珍藏在身边,哪怕在白色恐怖笼罩之下也没丢失。1977年夏天,得知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正在组织流散革命文物社会普查,汪德炳便将这枚陪伴了他数十年的红军证章捐出,后被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一直陈列在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成为一件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责任编辑:唐镜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