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天地

《唐摅言》:唐代“高考遗闻轶事”

作者:赵柒斤

发布时间:2022-06-29 16:47:15 来源:民主协商新闻网

打开王定保《唐摅言》(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书,一股久远的气息扑面而来,书中充斥着1000多年前“高考”古旧氛围,令今人顿有穿越的感觉。

该书详细记载唐代科举制度及与此相关的遗闻轶事、文士风俗等,是后世研究唐代科举与文学的重要参考书,极具资料价值,也被后人广泛引用。作者王定保是洪州(今南昌)人,唐光华三年(900年)进士及第,唐末避中原之乱入湖南再至岭南,官至南汉同平章事(宰相)。《唐摭言》约成书于后梁末帝贞明二年(916年),全书15卷,前3卷主要讲述科举源流、举子来源、各地州府试、乡贡考试科目及相关礼仪;卷四、五、六主讲座主(考官)与门生、门生之间的交往、文人间的交流;卷八至卷十四主述科举对文人生活和人品的重大影响,最后一卷为杂记。全书每卷有条目、卷后有评论,结构完整,基本囊括了唐代科举方方面面。

科举制度虽滥觞于隋,于唐成型,是当时读书人最关注的热点和精神支柱,更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唐代科举主要包括常科、制科两大类。常科一般每年定期举行(有时也停贡举),科目有明经、明法、明书、明礼、三史、道举、童子举等,其中进士、明经科最为士人所重。“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乂实在其中”,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当时有一种说法,即做到位极人臣的一品大员,没有进士身份,“终不为美”。故而,与屡次扩招宋代进士科比,唐代进士科竞争显得更加激烈,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制科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不定期考试,科目往往临时设置,经常考试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军谋宏远等,主要招录国家急需的人才。平民和官吏皆可参加考试,被皇帝“相中”,官吏直接升迁,平民由吏部授官。不过,录取名额非常有限,多则五六人,少则一两个。王定保的记忆力惊人,过往的事情被一一重现,历历在目。其中对人物的描述,通过一些特定细节的加入,诸如卷八关于四川阆中70多岁的考生尹枢“状元非老夫不可”的“自认”、江东人包谊因得罪主考官(中书舍人)被记恨而高中状元、洛阳寒门学子颜标因姓被主考官(礼部侍郎)郑薰“点”为状元等描写,极为传神。此外,书中还涉及大量“敕赐及第”“恶得及第”“表荐及第”等给他带来的特殊记忆。

推动唐代科举考试迈上新台阶的是武则天,为打压以隋唐皇室为代表的关陇贵族集团,她大开制科,“崇尚进士文词之科,破格用人”,使得科考不仅成为寒门学子逆袭的主要途径,也给业已衰落的世家子弟创造了从头再来的机会。不过,“法禁益烦,奸伪滋炽”,唐代75名有名有姓的状元中,寒门子弟仅5人,宰辅重臣及四品以上高官的子弟或亲属达45人,其公平性、公正性也饱受诟病。“要想考中,先成网红”也肇始于唐,考生进考场前先都费尽心思自我包装、行卷干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初至京城并不出名,“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一览众山小”的杜甫先后干谒鲜于、王崟;白居易初举“名未振”,便以“诗歌谒顾况”,唐代许多大咖也走此路,也反映了时人追求功名的强烈愿望。

到晚唐,科举制度已被贵族官僚全面把持,中第者“皆以门阀取之”,读书人尤其寒门子弟的出路渐渐被堵死,这种有违打击士族门阀权势初衷的科举制度自然选不出人才,弥漫悲观情绪的科举诗也由此应运而生。

责任编辑:唐镜涵